首页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市区 教育 社会 房产 装修 体育 旅游 商业 财经 科技 文化 健康 娱乐 汽车 保养 家电  
 首页 > 资讯频道 > 黑龙江频道 > 市区 > 正文

齐齐哈尔市拜泉多措并举促脱贫谋振兴求发展

2019-08-20 14:55:28    来源:    作者: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8月20日电(王克俭 魏伯勤)三年来减贫近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9%降至0.9%,群众认可度高于90%……这是近期拜泉县交出的脱贫“成绩单”。

  齐齐哈尔市拜泉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不仅是脱贫攻坚难度最大的一个县,而且还是齐齐哈尔市最后一个没有摘帽的深度贫困县。三年前,一场众志成城、决战决胜的脱贫攻坚战,在拜泉县的青山绿水间拉开序幕。据统计,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4637人、贫困村104个,贫困发生率为10.9%。

  这样惊人的数字,当时让很多人黯然,但没有吓倒渴望摆脱贫困的拜泉人民,全县上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热度、速度,尽锐出战,戮力向贫困发动猛攻。向脱贫攻坚吹响冲锋的号角。2016年初,在拜泉县召开的全县脱贫攻坚大会上,来自乡镇和驻村工作队的27名脱贫攻坚干部,代表全县1万余名脱贫攻坚人员向县委、县政府立下了脱贫攻坚“军令状”。

  “扑下身子,担起担子,敢担当、善作为,用我们的真心真情帮助贫困村和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这是印在拜泉县扶贫手册上的誓言。

  言必行,行必果。拜泉县制定实施了《拜泉县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意见》、《拜泉县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实施意见》,并依据政策调整完善了产业扶持、创业就业、金融、教育、医保、社会救助、农村危房改造等一系列扶贫政策,构建起了完备管用的“1+N”政策保障体系。

  在脱贫攻坚战中,拜泉县找准了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契合点,通过聚焦政策保障实施“五项工程” ,以开展“水、学、房”清零行动为抓手,确保“两不愁三保障”政策精准落地见效,曾经,26000多个家庭或住着危险的泥草房,或喝着吱呀呀的压井水,或入不敷出愁容满面。如今,他们眉头舒展,满怀希望过上幸福生活。

  拜泉县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以“两头两尾”为抓手,全力培育发展立县产业,拜泉县通过东方希望集团生猪繁养、顺弘集团肉鹅深加工、雪鹤公司南瓜饮品、久江木业林木加工、鑫鑫菌业扩建等一大批项目的带动,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可持续的产业支撑。截止目前,通过产业带动贫困人口达到了15253人,其中食用菌产业带动贫困人口6513人。

  拜泉县还把合作社作为承接立县产业“第一车间”和乡村特色产业重要载体,建立完善的“合作社+”带贫减贫模式,推动了贫困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截止目前,全县规范合作社发展到368个,带动贫困人口24060人。其中,依托中蔬农业、天润食品、龙盛农业等龙头企业,组建庭院经济合作社218个,带动贫困人口18662人。同时。通过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畜牧产业,带动贫困人口达到44542人。

  如今,拜泉县通过实施“四围绕”产业扶贫模式,以全力发展豆、乳、畜、蔬、林、能、泳装“七大产业”为牵动、以新型经营主体服务主体为依托、以特色经济为支撑,全力构建县有支柱产业、乡有主导产品、村有特色经济、户有致富项目的产业带贫格局。截止目前,拜泉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项目已达到2.3个。

  通过三年不懈的努力,拜泉县贫困人口数量降至10342人、贫困村25个,贫困发生率降至2.07%。为了能够啃下最后这一点硬骨头,拜泉县持续加大脱贫攻坚的力度,确保今年退出贫困人口579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9%,贫困村全部出列,摘掉国贫县帽子。

  “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拜泉县委书记刘雁冬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脱贫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唯有以舍生忘死的顽强意志、战无不胜的坚定信念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尽锐出战、一鼓作气、攻城拔寨,攻克难中之难、坚中之坚,才能为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摘帽这场硬战书写好人民满意的答卷。(完)
 
 
上一篇:哈尔滨市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活动启动
下一篇:哈尔滨188个重点产业项目开复工 打造4个千亿级主导产业
 
 
 
 栏目最新
 
 推荐资讯
2020“中意文化和旅游年”即将启幕 近百项精彩活动贯穿全年
2020“中意文化和旅游
黑龙江建成全国首个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
黑龙江建成全国首个野
长春莲花山举行“花海市民开放季”首发仪式
长春莲花山举行“花海
2019吉林《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决赛在长举行
2019吉林《国家体育锻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Powered by EmpireCMS 7.5  © 2002-2018 EmpireSoft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