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的战略需求,培养合格的相关人才,东北林业大学在《2019年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方案》中,将学校的“野生动物资源学院”更名为“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我们改变的不仅是学院的名称,更是学校在新时代、适应人才培养新需要所做出的系统调整。”东北林业大学校长李斌说。
据介绍,此次成立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是东北林业大学对国家层面加强生态建设总体布局做出的积极响应。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院长邹红菲告诉记者,“今后学院将在保持原有的研究与发展优势外,着重开展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与有效管理、自然保护地生态安全保护与资源监测、自然保护地社会治理与发展的相关研究,用科研成果为国家保护地建设的顶层设计建言献策,以科研项目和技术服务的形式对本地区乃至全国的资源保护和保护地事业的科学发展起到支撑作用。”
据了解,早在198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建章就在东北林业大学创立了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专业,1992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学院现有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三个本科专业,在林学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博士点学科、畜牧学一级硕士点学科以及畜牧学和兽医二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招收研究生。多年来,学校培养了7000多名野生动物生态、自然保护地、野生动物繁育、野生动物产品、动物疫源疫病控制、生态安全等领域的专门人才。 |